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琳琳)9月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天眼查獲悉,日產進出口(廣州)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市川敦,注冊資本10億元,經營范圍包括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國內貿易代理等。該公司由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日產中國”)、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集團福分”)分別持股60%、40%。


今年6月25日,東風集團股份發(fā)布公告稱與日產中國訂立合資合同,雙方同意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從事汽車出口業(yè),東風集團股份和日產中國將向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分別出資4億元和6億元。8月29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2025年8月18日-8月24日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包括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yè)案等。


從合資公司股權比例來看,日產占比主導地位,業(yè)內認為此舉能讓日產在出口方面占據主導權。實際上,日產中國與東風集團股份成立出口合資公司背后是東風日產在中國市場銷量持續(xù)下滑,亟須增加出口銷量。今年前7個月,東風日產(含英菲尼迪、啟辰)累計銷量30.64萬輛,同比下降16.8%。


針對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情況,日產汽車一方面調整產能,另一方面加速新能源布局。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此前表示未來3年日產汽車在華合資企業(yè)東風日產計劃投入100億元用于新能源研發(fā);到2027年夏季,日產汽車投放到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將從原本的8款提升到10款,其中9款都是日產品牌車型。


此外,日產汽車也在“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中提出今年開始在中國市場進行整車出口,第一階段實現出口10萬輛的目標。馬智欣曾表示日產汽車在中國研發(fā)、設計、生產的車型,都會考慮不只在中國銷售,也要實現出口。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